清单说明(标★为必须达标项) |
||
服务器 |
||
指标项 |
技术规格要求 |
|
总体要求 |
制造商★ |
国内知名品牌 |
考虑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投资保护,要求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同品牌。 |
||
型号 |
型号要求★ |
指导品牌为联想、华为、新华三等品牌或不低于同等型号的系列产品,型号不低于下列要求: 1.联想SR650 2.华为2288X V5 3.新华三 R4900 G3 |
外型 |
服务器外型 |
机架式 |
服务器高度★ |
≥2U,标配原厂导轨 |
|
处理器 |
CPU型号★ |
Intel 至强可扩展系列处理器6226R(2.9GHz/16核/22MB/150W) |
CPU实配数量★ |
≥2颗 |
|
内存 |
内存功能 |
Advanced ECC、内存镜像、内存热备。 |
内存实配规格★ |
≥16*32GB 2933MHz DDR4 |
|
内存可扩展数量 |
最大支持24根DDR4内存,最高速率2933MT/s,支持RDIMM或LRDIMM,最大容量3.0TB |
|
支持12根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DCPMM) |
||
存储 |
实配硬盘及托架★ |
≥2*480G SSD硬盘 |
硬盘槽位 |
可扩展至≥29个2.5寸热插拔硬盘槽位,同时可扩展2个3.5寸硬盘,且全部硬盘可在不打开主机箱盖的情况下热插拔维护 |
|
阵列控制器★ |
支持RAID0、1、5 |
|
启动盘可选项 |
支持双MicroSD和双M.2 SSD配置RAID1,作为虚拟化或者操作系统部署盘位 |
|
I/O |
PCI I/O插槽★ |
最多提供≥8个标准PCIE3.0插槽 |
网络 |
网卡★ |
提供≥1个网卡专用插槽(不占用PCIE扩展槽),可选配千兆或万兆网卡 |
实配2个千兆电接口网卡 |
||
实配2个双端口万兆网卡 |
||
实配2块1端口16Gb HBA卡 |
||
GPU |
GPU |
可配置≥3块双宽或8块单宽GPU卡 |
接口 |
接口 |
≥5个USB3.0接口,最高可扩展至6个USB接口 |
标配1个VGA,可选配支持最高2个VGA接口 |
||
支持后部独立的管理端口 |
||
标配1个串口 |
||
可用性 |
冗余电源★ |
2个≥800w白金版热插拔冗余电源,支持96%能效比的钛金级电源选件 |
冗余风扇 |
热插拔冗余风扇 |
|
工作温度 |
支持最高5-50°C标准工作温度 |
|
可管理性 |
嵌入式管理 |
配置≥1Gb独立的远程管理控制端口 |
配置虚拟KVM功能, 可实现与操作系统无关的远程对服务器的完全控制,包括远程的开机、关机、重启、更新Firmware、虚拟光驱、虚拟文件夹等操作,提供服务器健康日记、服务器控制台录屏/回放功能,能够提供电源监控,支持3D图形化的机箱内部温度拓扑图显示,可支持动态功率封顶。提供3D图形化的机箱内部温度拓扑图显示功能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安全性 |
嵌入式管理安全选项 |
嵌入式管理模块支持防火墙功能,可基于MAC地址,IP定义访问规则。提供该功能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其它安全选项 |
提供UEFI安全启动 |
|
支持中国标准TCM 1.0可信计算。(支持国际标准TPM模块) |
||
支持机箱入侵侦测,在外部打开机箱时提供报警功能。提供机箱入侵检测模块照片及功能截图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安全智能模块 |
支持防火墙、IPS、防病毒和QoS的安全功能,支持国密VPN算法,提供官网证明截图及链接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资质 |
产品资质要求★ |
提供产品CCC认证证书 |
制造商 |
提供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提供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七星级认证证书并加盖原厂商公章,并提供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链接及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服务 |
授权及售后★ |
提供设备原厂授权,提供设备3年7*24小时质保的原厂售后服务承诺函,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函需加盖原厂商公章。 |
磁盘阵列(存储) |
||
指标项 |
技术规格要求 |
|
总体要求 |
制造商★ |
国内知名品牌,自主设计; |
考虑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投资保护,要求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同品牌; |
||
型号 |
型号要求★ |
指导品牌为联想、华为、新华三等品牌或不低于同等型号的系列产品,型号不低于下列要求: 1.联想DE6000 2.华为OceanStor Dorado 5300 V6 3.新华三 CF8840 |
控制器引擎 |
体系结构 |
每个存储控制器架构相同且处理能力均衡,对于单一LUN,多个控制器可以并行读写。★ |
配置2个存储控制器★,最大可以扩展到16个控制器引擎。(不包括外接虚拟化网关或者NAS控制器等) |
||
存储控制器 |
每个控制器配置1颗Intel存储处理器+1颗存储专用ASIC处理器,需提供厂商官网截图证明及链接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控制指令和数据的传输通道物理分离,主控芯片也同样物理分离。 |
||
性能可用性 |
当配置升级至四控制器时,存储的多个控制器之间实现负载均衡;当一个控制器故障时,存储整体性能损耗≤30%。需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报告证明并加盖原厂商公章,证明机构须具备CNAS及CMA国家认证 |
|
高速缓存★ |
配置高速缓存≥64GB,最大可支持512GB高速缓存(缓存不包含SSD磁盘、PCI-E SSD、闪存、压缩或重删缓存和NAS控制器缓存) |
|
主机接口 |
配置16Gbps FC主机端口≥8个,含相应光模块★ |
|
支持16Gbps FC,10Gbps iSCSI/FCoE,10GbE/1GbE NAS等,最大支持96个主机端口。 |
||
后端接口 |
配置4个12Gbps SAS3.0磁盘接口,磁盘通道速率≥192Gb,最大支持32个磁盘接口。 |
|
硬盘 |
磁盘配置★ |
配置4块2.5" 1.92TB SSD企业级硬盘。 |
配置12块8TB HDD企业级硬盘 |
||
高级软件功能 |
自动精简 |
配置全容量许可精简功能,实现存储空间超分配,精简回收颗粒度≤128KB,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 |
LUN数量 |
存储提供双控LUN数量≥32768,需提供厂商官网截图证明及链接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克隆 |
配置全容量许可的克隆功能,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 |
|
快照 |
配置全容量许可快照功能,有效预防各种软故障的发生,快照无需预留空间,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 |
|
重删压缩 |
配置全容量许可的在线重删压缩功能,可针对指定LUN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 |
|
自动分层 |
配置全容量许可的存储自动分层功能,可实现数据分层存储,系统自动将动态热点数据提升至高速盘中,以解决动态数据热点的性能问题,后续扩容无需额外购买许可 |
|
资质 |
产品资质要求★ |
提供产品CCC认证证书 |
制造商资质要求 |
提供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提供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七星级认证证书并加盖原厂商公章,并提供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链接及截图证明并加盖原厂商公章。 |
||
服务 |
授权和售后服务★ |
提供设备原厂授权,提供设备3年7*24小时质保的原厂售后服务承诺函,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函需加盖原厂商公章。 |
光纤(存储)交换机 |
||
指标项 |
技术规格要求 |
|
品牌型号要求★ |
考虑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投资保护,要求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同品牌; |
|
系统架构 |
机架式安装,无拥塞架构设计,所有FC端口全线速 |
|
端口数量★ |
最大可扩展端口≥24 |
|
端口速率★ |
同时支持FC 32Gb/s,16Gb/s, 8Gb/s和4Gb/s速率 |
|
端口类型 |
同时支持F/E/M/D/EX等端口类型 |
|
互联扩展 |
可支持多台交换机级联和Fabric扩展 |
|
链路捆绑 |
支持基于数据帧级的“即插即用”的链路捆绑功能,单个链路聚合带宽最大256G |
|
系统延时 |
平均延迟≤2.1微秒 |
|
监控管理 |
支持SNMPv1/v3的集中监控管理 |
|
安全性 |
支持数据的压缩及加密、基于数据帧级别的前向纠错和交换机接入认证功能 |
|
诊断 |
提供基于D-Port的端口自诊断功能,包括电/光环回、链路流量、延时和距离 |
|
管理功能 |
具备免费的HTTP方式的交换机管理并支持端口性能监控,参数修改等功能 |
|
实际配置★ |
激活16个FC端口,满配16Gb光模块和光纤线 |
|
授权和售后服务★ |
提供设备原厂授权,提供设备3年7*24小时质保的原厂售后服务承诺函,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函需加盖原厂商公章。 |
|
软件授权 |
||
指标项 |
技术规格要求 |
|
VMware vSphere★ |
6台2核心物理主机vmware esxi 7.0 license标准版授权 |
|
Vcenter★ |
Vcenter 7.0 授权 |
|
迁移要求 |
||
指标项 |
技术规格要求 |
|
现有业务资源梳理★ |
自建系统环境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应用;底层架构包括Kubernetes,Hadoop集群。 |
|
应用环境资源确认★ |
原生产和测试集群均为Vmware6.0环境。 |
|
新生产环境资源池建设★ |
新建6台Vmware exsi主机,使用Vcenter管理集群,Vcenter7.0纳管原有两个集群环境。 |
|
网络环境联调★ |
使用原有网络环境部署新集群;配置虚拟交换机支持vlan划分应用接入区域,部署WAF等设备到新区域;规划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业务分离,划分互联网接入区域。新集群适配现有千兆网络环境,规划万兆网络升级。 |
|
旧业务系统备份及迁移准备★ |
提供备份方案,提供热迁移方案,或者中断时间窗口最小迁移方案;需提供迁移、备份工具。 |
|
生产环境迁移★ |
迁移生产集群19套系统,生产集群56台虚拟主机;测试系统22套系统,50台虚拟主机(以最终发生数量为准)。 |
|
应用系统上线及运行测试★ |
保障所有应用迁移到新集群后正常运行,保证数据一致性和连续性。 |
|
旧资源池回收★ |
迁移后,删除旧集群资源后升级Vmware到6.7稳定版本。 升级后,将部分应用迁回原集群。保障各个集群统一管理。 |